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之“校园贷”
作者:学生工作处 时间:2017-04-06 点击数:
一、 什么是大学生校园贷
“校园贷”即是网络贷款,只要你是在校学生,在各个借贷平台上提交资料(身份证、学生证)、通过审核、支付一定手续费,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。
二、 “校园贷”的形式
“无担保、无抵押,当日放款。”
“只要299,苹果新机拿回家。”
“专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,学生贷款,凭学生证免费办理。”
校园内、微信朋友圈、QQ群和论坛里常见这样“诱人”的贷款小广告。
三、“校园贷”的陷阱
陷阱一:看似由头好、优惠大,但是常常有“阴阳利率”
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%,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%,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。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%部分的利息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陷阱二:看似额度很小,实际“连还贷”不见尽头
陷阱三:看似一人贷款一人当,实则风险难控,容易将风险转嫁给爹妈,牵连家人。
逾期还款的结果:
影响信用记录
收取利息和滞纳金
超过一定金额就起诉
了解了以上“校园贷”的实质,学会正确辨别优质合法的金融服务,防止陷入高利借贷陷阱,从你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!